中电环能创新观

2018-03-27

创新观1.jpg


有态度、有行动力的应用就是围绕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方案解决

提升应用效率和服务效率就是为满足客户潜在需求的积极创新

激进式创新造就先烈,改良式创新成就先驱

创新不是专业创新者的专利,是奋斗者的必然产物

应用的定义

指能将知识、方法、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使用于具体生产、生活场境。

创新的定义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资源,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原来不存在或不完善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中电环能应用

是中电环能为生存并发展, 以满足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客户需求,而依托以应用和服务为中心的方案解决和供应去给客户创造价值的主要理念和行为践行。它在适应的范围内大胆践行使用最先进、最前沿、客户和合作者、奋斗者认同度最高的设备、材料、技术、工艺、合作方案和文化,实现给客户和市场全生命周期性价比最高、最优的方案产品和最好的服务产品。

中电环能创新

通过在发展全过程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主动正面以现有的内部知识、资源与外部知识、资源的相互结合,本着社会需要或为满足市场需求、满足客户潜在需求、为满足以应用和服务为中心的方案解决、为满足中电环能成功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技术、设备、应用、合作、机制、组织形式等,实现我们在市场机会、为客户创造价值、设计并交付全生命周期性价比最优方案等方面尽量领先并始终处在激活的生态中。


创新观2.jpg


有态度、有行动力的应用就是围绕客户需求

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方案解决


应用是以客户需求为方向,依托解决方案,让我们展开应用包括且不限于设备、材料、技术、工艺、合作方案和文化,满足客户高质量、及时准确、低成本的服务要求,促进客户全生命周期性价比最高、效能比最优。一切先进和实用的东西都是可共享的财富,我们在满足客户需求过程中、在自己发展过程中,本行业中实用和先进的设备、材料、技术、工艺等,对中电环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学习和吸收。大胆的学,谦虚的学,有选择的学,学习和吸收外来事物的长处为我所用。最先进、最前沿的设备、材料、技术、工艺、合作方案和文化,客户和合作者、奋斗者认同度最高的,我们就大胆地学来,满足客户应用需求、满足客户和市场全生命周期性价比最高、方案产品最优和服务产品最好。引进要和中电环能的实际相结合,适合中电环能并推动自身发展,并践行到解决方案应用中,并创造价值。学来,前期以学习、理解消化、使用为主,一段时间后,允许做适当的小改进。

创新观3.jpg


学来的事物只有在践行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重要的是“谁愿应用,谁敢应用,谁能应用出来并实现最终目的”,也就是说,用有愿意去践行的态度和有敢去践行的行为去应用,才能使先进的设备、材料、技术、工艺体现其价值。一个人即使以前通过践行应用积累有了很高的技术和经验,如果没有继续践行意愿的态度和行为,也是无法持续创造出价值的。所以,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仅学习和吸收外来的设备、技术并不足够,有态度有行为的应用更重要。


提升应用效率和服务效率就是为满足客户潜在需求的积极创新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源泉。我们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没有创新,就放弃了开拓进取,就放弃了进步。创新的根本意义就是勇于突破企业的自身局限,改良不合时宜的旧办法、旧应用、旧服务,创造更多适应市场需要地新办法、新应用、新服务,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

我们的创新是为了满足客户成功、为了社会蓝天白云、为了中电环能全员成功。我们为‘坚决以客户为中心’、为‘满足客户成功就能牵引所有成功’,因此我们围绕满足客户的方案解决应用需求去创新才是有意义的。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创新要满足客户应用需求。提高效能比是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传统的投入—产出到投入---最优效能比的业务模型转变是客户的需求也是中电环能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最佳效能比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本身有很高的技术性、先进性和应用性,科技进步是推动最优效能比提高的重要因素。我们要有创新思维,即要有局部科技创新、对新能源和环保解决方案的应用和服务解决方案创新,又要有合作模式创新、营销创新、共同建设和完善组织文化的进步、提升战斗力的人力资源服务进步、服务一线的行政服务进步、服务一线的财务服务进步等。所有类型的创新,都要在实战中应用和检验,都要以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以应用和服务为中心的方案解决和供应效率为最终目的。

创新观4.jpg


对于科学技术,中电环能没有能力去颠覆式创新,我们对科学技术的尊重主要放在应用、服务和合作中。客户需要什么科学技术,我们就学来什么科学技术,就服务什么科学技术,最终应用到解决方案交付中。学来不能唯科学技术为重,学来的科学技术再高, 做不出解决方案或者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应用、或者应用后客户不认同,那就没用。贯彻技术经理是对项目交付担当而不是对科学技术水平负责,因为不对项目交付担当,就不会重视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若干小的问题,而只重视科学技术的学术价值,就会使学来技术放置不用。一切科学技术学来或局部科学技术创新都要围绕项目可交付化、满足客户应用需求为导向。

创新要勤学肯学,怕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用什么,体验式地学习、继承式地学习,善于在应用和合作中学习,把所学的文化、知识、技术应用到对客户的服务中、应用到对一线的服务中、应用到对协作伙伴的服务中。


激进式创新造就先烈改良式创新成就先驱


我们认为,创新不能激进 , 而是一个改良 , 主张不断地进步 ,一小步的改进 、 一小步的进步。提倡循序渐进、提倡继承与发扬、提倡优化和改良。任何事情不要等到问题成堆 , 才去做英雄弹指间的“ 力挽狂澜 ” , 而是要不断地疏导。创新力度过大将出现大的振荡和造成高成本,不要随意推翻过去的文化、方法、流程、技术或工艺 , 要继往开来, 未经实践检验就不要推倒重来。

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要善于研究前人的方案或方法, 继承他合理的一面, 也许是 99 %。任何一点小创新变革都要进行足够的论证,听取上 、 下 、 左 、 右的意见 。 也许对于你是好的, 对周边是不好的, 那么也破坏了公司的整体效益。 不管此创新对局部如何美, 但这是一个坏的创新。我们要坚持小改进, 应在小改进的基础上, 不断归纳, 综合分析,研究其与公司总体解决方案的符合, 与周边流程的和谐, 要简化、 优化、 再固化。不要随意把原有方案破坏了,发生连锁错误。

创新观5.jpg


一些员工喜欢写大规划、大创新, 可以直接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创新要注重调查研究,要有系统、有分析地提出建议,草率的提议,是不担当,也浪费了团队的时间。特别是新来或新接手任务,不要下车依始,哇啦哇啦,要深入地分析,找出一个个环节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法,踏踏实实地一点一点地去做,不要哗众取宠。干实事永远比说空话重要。

我们在创新中,要抓住主要矛盾, 要把握好方向, 谋定而后动, 要急用先行、 不求完美,切忌贪天功为己有的盲动,只要实用, 不要优中选优。

既要反对因循守旧,裹足不前,也要反对盲目创新,反对没有全局观的创新,反对没有全局效益提升的局部优化 , 反对没有业务实践经验、不确定性因素太大的创新, 反对没有充分论证的创新进入应用。


创新不是专业创新主义者的专利是奋斗者的必然产物


各部门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谈这个人有没有专业技术, 中电环能尊重有态度有行动力的创新,看这个人是否有充足的‘能’。不做静态的百度,敢做动态的践行,既敢做体力的艰苦奋斗,又敢做脑力的艰苦奋斗。这种挑战,首先要求自己是王进喜(奋斗精神),还要求自己是钱学森(专业能力),要通过动态的践行,让脑中的静态知识转化为创造价值的能力。要培养一批自律、自强、自信、认真踏实、肯学勤学、精进、全力以赴、诚信合作、团结互助的骨干成员,即使专业技术上差一点, 也会赶上来, 因为他会积极主动开动脑筋、主动学习、认真思考、提升专业能力,想方设法去战胜困难。遇难则退是创新的大忌,能轻易实现的也就意味着能很快被模仿和复制,坚韧不拔和攻坚克难是创新的孪生兄弟,如此创新思维才能给中电环能创造真正的价值。

创新观6.jpg


我们不能光用创新思维去评价团队成员, 我们更应该用‘应用和服务过程中的践行奋斗’去评价团队成员。创新的方法、合作模式、机制、科学技术等要在实战中应用和检验,茶壶中的饺子倒不出来-是没有创造价值的。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有态度、有行动力的人才驱动。中电环能的创新能分享多少价值,不取决于静态的知识,而取决于谁愿应用和服务,谁敢应用和服务,取决于提升多少一线应用效率和服务效率,取决于为客户和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