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能文化

2020-04-01


中 电 环 能 工 作 观

工作观1.jpg


生活的理想,不仅仅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工作不是暂时的苟且,还有远方


古信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今该仰:责任在,不虚游,游遍四方


工作的使命就是为了实现人生的愿景


工 作 的 定 义

工作就是人类创造价值的行为,社会工作中每个劳动者体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角色定位。所谓工作就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将生产资料转换为生活资料以满足人们生存和继续社会发展事业的过程。

中电环能的工作观

是中电环能在社会分工担当中,用事业心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方式,为实现愿景践行奋斗,助力洁能生态,成就客户,成就全员,让自己财务自由、人格自由、内心充实、受人尊敬、家庭幸福及生活理想。



生活的理想

不仅仅是为了生活

更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最不可避免的两个状态指标:一个是生活,另外一个就是理想。理想诠释着我们的生活愿景和我们的人生愿景,它映照着我们的生命历程,同时也牵引着我们的成长历程,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面对社会,持续参与社会的分工。


工作观2.png


个人都有不断增长的物质文明需要,是为改善我们的生存状态、生活状态,能孝养父母、抚育子女为自己的家庭担当,希望生活越来越美好,而这些都将由我们在参与社会分工中的劳动所支撑,由我们在参与社会分工时的奋斗所实现,践行奋斗是创造美好未来生活的基础。只有辛勤付出自己的劳动才会有回报,有了回报才可以支撑的起生存的生活状态,劳动回报越高生活的质量越高,人的第一需求都是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当我们贫困的吃了上餐愁下餐的时候,我们希望能求得温饱;当我们解决了温饱的时候,我们希望住得舒适自在、出行有车,成为小康一族;当我们最终实现了财务自由,过上富裕的生活,我们希望旅游世界、自由旅行,帮助亲友,捐助穷苦学生,或者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过着想去哪就去哪、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自由生活,就这些都需要我们持续参与社会分工时践行奋斗创造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在每个人的全生命周期中,仅仅占有物质是很难满足自己持续需求的, 有精神层面的充实和成就才能得满足感的持续追求。帮助一个人,克服一个困难,做成一件事,完善一个方案,实现一个目标,这些都会让我们有充实感和成就感,充实感是一种在践行社会分工过程中体验到的感觉,成就感是一种跨过难关后体会到的价值感,成就感绝不会出现在克服困难之前,唯有突破各种不同困难时,才能体会到何谓成就,这种践行体会更深的时候,社会分工的担当过程也会成为一种精神的享受,参与社会分工的成果就会成为富有价值感的作品,只有自己充分参与社会分工过程中体验奋斗的意义和体会奋斗的价值才能体现精神财富的拥有。


工作观3.jpg


积极参与社会分工最重要的目的是让我们活的更明白、活的更有尊严、活的更有价值 、活的更有意义 在积极参与社会分工中磨砺了心性,修炼了自我格局,把积极参与社会分工所克服困难的过程变成我们修炼格局的方式,也只有全身心投入当前我们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才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就能体现出参与社会分工对社会的意义,也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我们理想的生活一定是通过在社会分工中持续工作的状态和方式实现的,对工作状态的勤奋认真,就是对理想的勤奋、对生活的认真。


工作不是暂时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参与社会分工过程就是参与某一集体的工作,在集体中不用心努力、不愿意付出的人,最终只会一无所获。我们会看到,那些把工作仅仅看成是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意味着工作只是为了挣钱吃饭、养家糊口的人和那些不想努力、不想付出的轻言放弃者,总在说不愿苟且于生活,但又总会被生活所苟且。那些不愿努力、不愿付出的人,总能给自己找到足够的借口来逃避现实,那些在工作中不敢面对困难、不敢担当责任的人,总想选择舒适安逸、得过且过,那些只是感到劳累、辛苦、不舒服,只是抱怨不公平、没意义、感受不到乐趣的人,最终却总是忘了工作与我们的生活理想、人生理想密不可分。

在我们工作过程中,必然会磕磕绊绊,受到挫折与委屈,只有把工作当事业,才会不屑磕绊勇于面对困难,不断给自己赋能去践行,才能保持激情的状态去工作,在工作中遇到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多,会越来越顺利,也会越来越快乐,更会快乐的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辛勤工作所蕴含的热度与厚度,才能激荡起让我们夜不能寐的理想与抱负,才能真正品味到工作的价值及真谛,我们也必将让自己有一个更为充实、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人生理想,其实工作就是自己的事业,就是事业的担当过程,就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实现理想生活的方法,事业的担当,不是能负责任,而是能担得起责任,更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持续不断聚焦的综合付出,在面对困难时,敢于克服困难、坚韧不拔是一种事业的担当;在面对任务时,勇于付出最终分坚合韧能够拿下任务仍是一种事业的担当;勇于突破困境、顾全大局还是一种事业的担当;在工作中充分践行、维护、分享共同奋斗的文化又是一种事业的担当;在企业成功中,甘于奉献、有志向有信仰把成就全员成功当做自己的使命更是一种事业的担当,而事业的担当就是为了实现我们理想的生活。


工作观4.jpg


如果选择工作的目标是想混日子、贪图安逸,最好还是不要来中电环能,来了会发现自己很难受,会发现和我们的奋斗者团队格格不入,因为,我们给不了奋斗时的舒服,也给不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安逸,更给不了钱多事少离家近的惬意,所以,你会很失望,但是你失望,我们就对了,因为,我们会给我们奋斗者战友一个有激情的奋斗平台,会给我们奋斗者同伴一个付出就有回报的公平的价值分享平台,会给我们奋斗者同伴一个担当就能拥有事业的平台,会给我们奋斗者同伴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未来的明天。



古信奉: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今该仰:

责任在,不虚游,游遍四方

“父母在,不远游”是古人孝养父母、赡养家庭的一种理念,但目前社会中一些浮躁者丢了家庭责任却以此为借口寻求安逸舒适。大善之美是为孝,小孝孝其身,大孝孝其心,至孝孝其志,让父母衣食无忧是孝父母之身,让父母精神快乐是孝父母之心,让父母望子成龙愿望得以实现是孝父母之志。只是在心里想着孝顺不是真孝顺,落在实际行动的孝顺才是真孝顺,仅仅做到孝其身,父母未必会真的开心,更谈不上让父母顺心,长期依附在父母身旁,也只是让父母短暂的开心,不见得能让父母衣食无忧,也不见得能让父母顺心,反而会让父母更操心,父母短暂的开心后长期的操心会对你更为担心,这种担心更深层次体现的是父母爱之伟大,而最终对父母最大的孝顺是用实际行动去完成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让自己有所成就、拥有成功、拥有价值,进而让父母以你为荣,父母不仅会开心,还会顺心,父母也必定会衣食无忧,孝其心、孝其身也自然而然能做好。

经常会听到生活中很多人会说“父母在,不远游”,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孝道,其实更多反映出的是一个人寻求安逸的借口,现代社会中交通通讯的发达,已经很好的解决了距离的问题,‘远游’也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父母有望子成龙的愿望,又不愿自己的孩子工作太辛苦,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出的是父母对我们满满的爱,是亲情之伟大,但很多人以此为借口不愿去努力,更甚者啃老都啃的心安理得,而喜欢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挂在嘴边的人,通常在工作中安于现状、不愿意付出时间与精力、不愿意牺牲安逸与汗水、更不愿意利他,反而把自己在工作上的负能量归咎于工作本身,却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也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随之生活也会变得一团糟,他们就会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寻找安慰自己的借口来掩饰自己在人生战略上的懒惰,因此,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借口会让他们的内心更加平衡,陪伴在父母身旁,让父母短暂的开心会让他们的内心更加心安理得,最终父母因爱无奈,自己一事无成。

“责任在,不虚游”,中电环能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事业是理想生活的担当,没有工作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没有事业的生活是不理想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全生命周期负责,工作在每个人一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我们认真对待工作就是在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也是在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工作不仅是我们自己和家庭的支撑,而且也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可以通过工作交朋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而精彩,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自己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自己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们不是为了别人去工作,而是在担当家庭开支、孝养父母,养育子女及享受那种担得起家庭责任和享受那种成全父母望子成龙内心深处夙愿达成的充实感和成就感。不管什么工作,如果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就会产生良好的工作结果,这种工作结果不但能转化为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及担得起家庭责任,而且能获得团队战友的肯定,会让我们从内心感到满足并产生自信,这又会成为动力,激励我们更努力地投入工作,在这种良性循环过程中,不知不觉我们自然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就大大超越了喜欢不喜欢这样的层次,感觉到了这项工作所包含的价值与意义,就会把工作真正当成自己的事业,也就会满怀激情地工作,我们会发现越是沉浸其中,就越能集中注意,我们的意志更加专注,更能创造价值,那么在生活中的心情也会更加愉悦,所以,工作与生活不分彼此,工作不仅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塑造了我们是谁,要知道,工作中所有践行奋斗都将成就我们实现理想的生活。

工作观5.jpg

“游必有方之游遍四方”,中电环能认为工作与生活在不同程度上又是一种取舍关系,获得理想的生活必然先取得有意义能创造出价值的工作状态;舍弃消耗生命却不能创造出价值的工作状态必然先放弃浮躁安逸的生活。每个人一天都有同样的24小时,把时间与精力多放在有意义能创造出价值的工作上,那么,就会在消耗生命却不能创造出价值的事情上少浪费时间与精力,因此,拥有事业心就能拥有事业,放弃浮躁安逸的生活必然能成全拥有事业心的工作状态,现实生活中,人生的竞争是激烈并且残酷的,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只有那些有准备的人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人生如登山,免不了会有痛苦,趋利避害的人性决定了人们在应对挫折和困难时,第一反应是不愿面对而选择逃避,其实,逃避困难只会更为加剧苦难的到来,逃避的人也将被苦难永远深埋,过度的贪图安逸与舒适是一种慢性自杀,贪图安逸无疑是把自我推入一个万劫不复的地狱中,它虽然没有刀山可上、没有火海可赴,可长期的安逸会磨灭人的理想、摧毁人的斗志,最终形成温水煮青蛙的宿命。在为自己奋斗的征途上,坦然面对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愿意突破困境,敢于战胜挫折会让自己不断提升与成长,在提升与成长中感受其中的乐趣,体会战胜挫折后的成就感,才能更有激情的投入其中,才会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对自己在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越来越自信,在为自己践行奋斗创造价值中才能感受到成长的价值,而这种成长的身教,又更好的为下一代为孩子树立了优秀的榜样,这种价值与意义是无穷的,在奋斗者团队,工作就是自己的事业,在与团队的奋斗者一起共事,与精兵悍将一起奋斗,也会近朱者赤,你会为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放弃浮躁安逸无意义的生活,继而去做有意义能为自己创造出价值的事情,最终就能收获成功,就能获得理想的生活,其实,人们为实现理想生活必须认识到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又与生活在不同程度是一种取舍关系,古人云:男儿志在四方,其实在告诉后来的年轻人要实现自己远大的志向与理想的生活是用事业心去工作和不惧艰难的奔波而实现的,最终用事业心去工作,工作就是自己的事业,就是让自己实现理想生活的担当。


工作的使命就是为了实现

人生的愿景

我们人生的愿景、目标、目的是为了满足物质财富的持续需求和精神财富的持续拥有,总的来说,都是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而这些都是通过自己有使命感的工作才得以实现的。有使命感的工作一定是正直、诚信、认真、踏实、担当、肯学勤学、全力以赴、与困难斗争到底的态度与行为,因而我们才会有了工作完成后得到回报的欣喜,才有了我们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正是这种使命感让我们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激情投入、主动思考、全力以赴,最终收获圆满的结果。也因而生出翱翔的翅膀,充满奋勇向前的动力,并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给自己赋予使命的同时成功之芽正在萌发,因此,把自己追求理想生活的担当作为使命去完成是毋庸置疑的。

工作观6.png

想要实现自己的愿景、目标、目的除了有使命感的工作还需要依托于团队共同的愿景的实现,只有共同的愿景、目标实现了,才能实现我们个人的愿景、目标、目的。团队就好比一条航行于惊涛骇浪中的船,愿景就是我们共同向往的彼岸,一旦上了这条船,我们的命运就和团队的命运拴在了一起,我们和团队有着共同的愿景与使命,有着共同的目的地,只有船航行的越稳,我们个人才更有保障,才能驶向成功。团队担当者保障全员奋斗者生存及发展的使命,所以团队渴望那些能够真正把工作当成自己事业的奋斗者,因为只有这样的奋斗者,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才愿意给自己赋能,也敢于给自己赋能,也只有通过在实战中给自己赋能,才能战胜挫折与困难,才能在任何时候都敢作敢当,为我们共同的愿景、目标和使命全力以赴,才能与我们志同道合、同舟共济,实现团队和个人的愿景,完成团队和个人的使命,我们团队终会走向成功,我们每个人也终会实现人生愿景。


共同愿景:

成为中国第一流的环保和新能源领域应用 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

共同使命:

助力洁能生态,成就能者未来。


我们始终坚信:工作就是为了家庭责任担当,财务自由,成就自己,体现人生价值,最终实现人生愿景。我们以新能源环保事业为依托而奋斗,让这份事业成为我们生命内在之需要,成为人生幸福之担当,成为展示智慧和才华之舞台,这样,就能体会到人生成长的快乐和人生幸福的所在,使我们无悔于自己,无悔于家庭,无悔于团队,无悔于社会。